農遊》富里農事體驗提案:明里菸樓,客家菜包

八月的午後,縱谷吹來微風,
些許浮熱,但也不至於悶熱不開。
還記得嗎?
我曾來過的,明里那一座老菸樓嗎?

朋友妤潔在與富里對望、有一溪之隔的對岸「明里」,
整理了一間老菸樓及農舍,我們選在縱谷金黃稻浪時,如約拜訪…。
(請見:【明里13號驢行】老菸樓





妤潔著手將明里的菸樓重修,讓一旁的老農舍可以住宿了(看這裡),
過了一年,她與媽媽決定在菸樓做起客家菜包,
讓大家來富里時,多一項舊時農村體驗。

若對地理有些了解,
會知道「卓富公路(花75鄉道)」位於中央山脈山麓,串起花蓮卓溪鄉的各原民村落,
而其中有一個例外,就是「明里」,
明里是這產業道路上,唯一的客家小村落
行政劃分為富里鄉界,是富里唯一位於秀姑巒溪以西的村子。
明里因菸業而興盛,種植菸葉為主要農作,
民初時,村內幾乎家家戶戶都建有菸樓,盛況一時,
而今,曾經的繁華不再,菸樓一個個廢棄、頹敗,消逝在荒煙漫草中。

客家菜包 DIY


我敬佩農村的婦女總有一項拿手絕活,
周媽媽對做粄(做粿)這傳統技藝,再熟悉不過,
每逢過年過節,她還是會做粄炊粿…。



她希望菸樓的客人來到農村,不要覺得鄉下聊賴無趣,也能多些生活體驗,
所以,帶著客人動手做豆漿、做豆腐,現在也做些「客家菜包」。
(客家菜包與市面上的菜包不同,
它的外皮不是鬆軟的麵皮,而是香Q的糯米皮,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這豆漿是我家自己種植的有機黃豆作成,用來取代做菜包的水,
糯米是富里出產的,是請富里街上的米廠水磨成粉,
香菇也是富里的,用富里的椴木香菇來炒料才香,
菸樓旁的柚子樹很多,所以就地取材,拿柚子葉來襯底。」

周媽媽一邊說著,一邊將糯米粉加入豆漿,手來回不停地拌著。

她先將糯米粉揉捻成糰,讓其有彈性及Q勁,
方便大家待會兒將粿皮加入內餡,自己捏出菜包造型。







在一旁協助大家、當個好幫手的妤潔,也頓了頓口氣說,
「這季節大家來富里玩,都一定到六十石山賞金針花,
其實,我們還想讓大家能多認識富里!」


「除了風景,當然還有農產,像富里農產有三寶:米、椴木香菇、金針。
後來…我們想到就來做「客家菜包」。
菜包在客家米食文化裡,可說是最常見了!
外皮用米做的,內餡少不了香菇、蘿蔔絲爆香,
我們順便將自己種的有機黃豆帶進來…用豆漿當水,
大家聞得到香菇的香,捏過富里的米,
然後不用多久,再吃到自己親手捏出來的菜包…,
相信對於富里在地農產會多認識一點!」






風緩緩吹來,
現在手捏著動著,對於農村的生活點滴又多了一些,
我還記得去年,在這兒逗逗貓兒,還有在小村子裡無所事事地閒晃。
沒多久時間,菜包的蒸氣將思緒拉了回來,蒸氣裡透著一股柚子葉的清香,
呵,捏的歪七扭八的菜包一顆顆散發著油亮,
咬上一口,菜包軟Q、粿皮也多了一層柚子香…。

以前農業社會有婆媽姑嫂、有大灶、大蒸籠,做起粿(或說做粄)來熱鬧非凡,
在簡單的歲月裡,增添不少歡樂與幸福!
現在大家都忙碌了,生活雖比在鄉下豐富,
但應該有不少人不曾見過這傳統美食,更別說親手做了!
在花蓮之南,還能撿拾一點屬於舊時的溫馨與歡笑,
我想,會是許多人深刻的體驗。



《明里13號老菸樓.客家菜包》小檔案:
「明里13號驢行」 位於中央山脈山腳下,原來老農舍重修整為民宿,
一旁古老木造大阪式菸樓改造為公共空間,也兼用DIY教室,
入口處原有的豬舍、牛舍現也改為體驗活動的空間,
「明里」方圓不到一公里的質樸小村,目前僅十多戶人家,稻田圍繞著,
可以享受鄉間農村悠靜生活,或隨興捕捉一、二張農人忙碌的鏡頭。

▌ 活動方式:採預約,2小時左右
▌ 注意事項:可團體報名,4人以上開團成行。
▌ 聯絡人:周妤潔 03-8831589、0916-831589
▌ Facebook:按這裡
▌ 花蓮縣富里鄉明里村1鄰13號 【地圖




留言

確定

  1. Maggie | 17/09/20 21:43

    請問現在還有金針花可以欣賞嗎

    • 阿義 | 17/09/21 12:14

      To Maggie~
      有喔,在十月中旬前皆還有金針花可看,
      只是今年金針花季至9/24,
      留花政策也只到這時候,
      農人就會陸續採收後來的金針花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