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流籠頭/得卡倫步道.下篇

「再往上走…,流籠不在這步道上,注意岔路,看到路標後要往下走…。」
「嗯!要往上爬到一個三岔路口,再往左走下去!」
「要小心!路很不好走就是了!」

一行山友,經驗老手的一群,
經他們告知才知流籠不在主線上,需下到山坳就可看到,
但這段岔路是要格外小心的碎石坡(石瀑)。

-

「得卡倫步道」的層層無盡階梯之後,
轉為泥土山徑(此為大禮大同步道),
繼續往上一些,即看到三岔路口。


〈↑1.7K,泥土山徑開始來到這兒約0.4K,
這是個重要路口:往上繼續大禮大同步道,通往大禮部落,
若往左,即經第二流籠中繼站,走碎石坡回到山腳下(回太魯閣台地)。)


來到分岔點後,
左轉鑽進了林子,路開始急轉直下,
「不至於難走嘛!
只是加上約三、四十度的坡度的小石坡。」我白目的覺得,
在林子裡,約20分鐘,終於看到「流籠頭」的身影,
但也認清要回頭必是件苦差事…。

第二流籠頭(中繼站)




據說諸葛孔明發明的流馬,就是現在的流籠,
當時用來在棧道上大量運送武器和兵力。
流籠,在山上和山下連接起兩條鋼索,一條上山一條下山,
靠著貨物的重量,讓貨物沿著鋼索往山下滑,
山下另一條鋼索上的空箱子自然就被拉上山,
這樣一來一往,一上一下地運送,節省了許多人力。

當年伐木所留下的索道遺蹟,隨著伐木事業終止,就此荒廢,
(後來因大禮大同運送物資不方便,這幾年有了修復的聲音!)
這流籠頭是個不錯的觀景點,視野絕佳,
可見太管處、新城山、丹錐山,可以俯望富世村與太魯閣口全貌,
如果天氣夠晴朗,應該可以看到更遠!

逗留在自然與人文的銜接點上,
我靜靜地,拍照、聽鳥叫、看藍天、看白雲,還有看著凡間,
這樣的感覺帶了點遺世獨立的感覺,
我流連大半個下午…。




(↑ 流籠與控制機具,這流籠頭有著不錯的觀景點,視野絕佳。)

光線西移,太陽悄悄地爬到對岸的山頭,照了過來,
是該啟程下山返家了,
山裡的天色總暗的比較早一點。

到了這流籠頭,再來須考慮的問題是,
「回頭往上爬,回原路山徑,再走超多階梯下山?
還是繼續往下,踩著碎石坡回去呢?」

選擇,往下走


心頭百般不願再走回頭路,我選擇繼續往下走,
然而,才走了一小段路後,越走路越陡,
我開始後悔起這個錯誤的決定!

回去的路,是滿山滿谷的陡降碎石坡。

整個山頭宛如是個亂石崗,
我由太管處的位置預估須垂直向下幾近百公尺,
這接近六、七十度的坡度,我變成了四肢爬行的動物,對於膝蓋是個嚴格的挑戰…。


(↑ 整個山頭宛如是個亂石崗,大大小小的碎石,垂直向下幾近百公尺。)

每走一步,都是用腿、用手支撐起全身的重量,
膝蓋支撐到了一個程度,連嘴巴罵起的髒話都顯得疲憊不堪,
再來的,只靠著自己雙手萬能的意志了,
我只差沒有大喊「我要活…下去!」,
這段路讓我五體投地,我給它滿滿地五顆星的難度!
(現在你能看到的這篇,是我幾乎搏命演出而來…。)


(碎石坡最後會與得卡倫步道相銜接。)

碎石坡陡降往下,我清楚記得與步道銜接的那一刻,
是整個人癱坐在黃土拌著小石頭的路上,
整個人鬆軟、膝蓋無力的感覺。

此陡下石瀑路徑,雖少走500公尺,
卻超級難走,反而更耗時(不建議由此下山)。

意志力與氣力全用上的歸來,外加鐵了腿一週,
將這段歷程寫在這兒,
我想這就是~一生必走過一次的路,
印象超深刻的,不是嗎?




///

延伸閱讀:
我走過的花蓮步道(花蓮步道大整理)

留言

確定

  1. 啦啦啦 | 09/06/22 21:43

    能夠輕鬆在家看經這麼精采的圖文....真是太幸福了!
    這困難度五顆星的得卡倫步道,我應該終其一生都不會去嘗試...

    版大您辛苦了(抓龍)

  2. smileocean | 09/06/22 22:24

    哇,終於等到續集了!

    “逗留在自然與人文的銜接點上,
    我靜靜地,拍照、聽鳥叫、看藍天、看白雲,還有看著凡間,
    這樣的感覺帶了點遺世獨立的感覺”

    一路的辛苦換來以上的時空,值得啊!

  3. 同甘共苦 | 09/06/24 20:58

    真是辛苦你了~等我~~十月份~
    我們再去玩瓦拉米~
    期待的~列~

    • 阿義 | 09/06/26 00:31

      呵~~兄弟
      等你暑假忙完囉!!加油加油!
      等你啦!

  4. greene | 09/06/28 10:49

    很久沒來了!我調回解說課了...

    沒想到您竟然爬到我的"頭上"了,
    怎不轉進來,喝杯咖啡!
    加油囉!

    • 阿義 | 09/06/28 12:49

      TO greene~~
      是啊~
      真的好久沒你的消息了!
      改天,一定登門拜訪!! (呵~~錐麓計畫中...)

  5. 帥岡 | 09/07/11 23:57

    讓我想起去年7月份也去爬過...厚!有夠累!
    記得我跟朋友走了將近8小時,有走到大同部落,ㄟ~真的有人住在山上耶,最後是從砂卡礑最裡面走了出來,不知不覺會有一種榮譽感。
    我跟我朋友們也正在等錐麓古道的開放,等暑假過後會去走,
    大家加油吧!

    • 阿義 | 09/07/15 15:56

      to 帥岡~
      哇!這條步道我走得喘噓噓,你竟然能走到大同部落,還從砂卡礑最裡面走出來,真是厲害!

  6. chanel | 10/08/21 18:07

    原來這個就是流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