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東台灣的音樂/賽德克

屬於德魯固(太魯閣族)的音樂還真的很少,
在一次部落市集,看到這張專輯封面,
渾厚的聲音,隨著勇士的意念撞擊而來…,
也順手購買了這唱片。


(「彼得洛.烏嘎」出版的唱片,
由於後來太魯閣族2014年正名,
此以賽德克為名的唱片封面亦就此絕版。)


當德魯固古調響起,
立刻就能感受到大山大水壯闊磅礡,
木琴敲擊,
口簧琴在太魯閣大山的山谷悠揚響起,
「山的子民」不善表達與羞澀的民族性格,
歲月中所積蓄的漂泊情感,再加上勇士強悍氣勢,這專輯展現開來。

百年來在山林縱橫,
從與日本人的戰爭、到近幾年的正名運動,
經「反亞泥」運動,到最近天祥BOT案…。
『沒有別人可以告訴我們的孩子,你是「太魯閣族」的子民,只有我們自己!』
族人用實際行動捍衛著這塊土生土長山林。
山永遠是山,只有歌聲迴盪的那一刻,
就能更接近祖先…。

專輯中「把文化傳承下去」的味道濃厚與慎重,
更也傳達太魯閣族人來自「莫那魯道」的榮耀與驕傲,
太魯閣族人用歌聲告訴子孫:「他們來自山林,那裡是祖靈的所在地」。

獵人之歌


「圖騰刺在臉上,代表著勇敢!
一個好男人有著學習的精神是必須的。
帶著沈穩的心,愉悅的去狩獵,
傳承自父親勇士的精神,
…一生學習山林的智慧,我是太魯閣的子民。」
─ 彼得洛.烏嘎〈獵人之歌〉

彼得洛.烏嘎和太太2002年回到花蓮秀林鄉佳民村,
成立葛都桑音樂工作室,開啟古調採集工作,
帶著錄音機,逐家拜訪耆老,
收集旋律,也搜集故事。

「太魯閣族」資料:
於2004年正名,現在為台灣原住民族之一族,
人類學者認為,泰雅族與賽德克族、太魯閣族擁有共同起源,
可區分為泰雅亞群與賽德克亞群兩大分支。

男獵女織,生活於台灣中部高山,
相信著臉上紋面不只是成年的標誌,更是死後祖靈能否認識,
進而回到最後歸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



延伸閱讀:
以「賽德克」為題的一部電影,前些日子正募資款項中,
而試片主角即彼得洛.烏嘎,
(此為魏德聖「賽德克‧巴萊」的前傳。)

「賽德克‧巴萊」募資試拍片(2003)- YouTube

留言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