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旅人誌

打開選項

光復》馬太鞍。印象

初春的「馬太鞍」



儘管此刻還少了夏天的繁複與美艷,但已目不暇給,
濕地池塘的荷葉,農家的芋田,
田間小路的酢醬草,芙登溪裡的野菜,
此刻的馬太鞍蒼翠一片,綠的非常飽和,
春天的真正到來…。



在馬太鞍的路上,
阿美族的朋友語重地說,
「人家都說我們原住民沒有上進心,懶懶的,
其實在這土地上,隨手就可拿到食物,
享受到美食,我們有什麼好去競爭的呢?」


是啊!儘管台灣天天擾攘,
在這裡平靜樂天…。

話題再轉,
馬太鞍,這些年開始在生態旅遊與部落觀光中走了出來,
旅遊的商機湧現。

「觀光,帶來繁榮?」
「部落原有面貌,還屬於部落裡原有的嗎?」
「三天兩夜的豐年祭,是為了遊客而表演…。」


當原住民舞蹈是為了迎賓,
「巴拉告」生態捕魚也變成表演,
部落裡,族人的認同感與傳承、未來的發展走向,
不知馬太鞍族人看見了沒?
我似乎能感覺的到這朋友的憂…。



馬太鞍古屋




若你到過花蓮光復,那相信你一定吃過光復糖廠的冰,
不過,你知道光復有一間「美」式建築(阿美族傳統古厝),坐落在光復武昌街,
一進門,「kakida'an」匾額橫在上頭,不禁地會心一笑,
很直接也很貼切…意思是「有錢人的家」,阿美族的「美」式幽默…
另一塊匾額,也看到漢人自恃的官方落款…顯得有點突兀!

藤、原木、茅草、箭竹當建材,
卻沒有使用任何一根釘子的八十年老屋。
通舖上陳列著用品,有獵具、農具、衣飾、山刀,
訴說著過去的生活片段…
屋前廣場是族人的聚會所,往四周望許多人的屋前都有麵包樹,
朋友說,在阿美族的神話裡,麵包果是神賜的糧食,
站在廣場上,驚訝地發現整個馬太鞍根本就是一個植物園。
在這樣環境的阿美族人,自給自足,
自然也懶得學習外界的汲汲營營…。

「馬太鞍」小檔案:
光復馬太鞍導覽地圖

芙登溪蜿蜒穿越其中的馬太鞍濕地,面積廣達十二公頃,
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領域,
這片生態豐饒的濕地供應了部落的生活所需,也是花蓮縣面積最大的生態濕地。

馬太鞍濕地具有豐富的生態樣貌,
目前是台灣東部的賞鳥重鎮,包括紅冠水雞、栗小鷺、黃小鷺、白腹秧雞等鳥種皆在濕地區出沒,
甚至稀有的候鳥水雉也曾經南下至此度冬。

近年來馬太鞍濕地更以栽種夏季景觀蓮花田聞名,
賞蓮期限可至十月。
此外,騎單車漫遊馬太鞍濕地更是極佳的休閒方式,
濕地區已有規劃完善的單車路線,
踩著單車踏板輕鬆享受生態濕地的明媚風光,堪稱人生一大樂事!

留言

確定

  1. arehi | 06/03/20 23:48

    好想去釣魚喔.....
    首頁的碼頭像片是在哪拍的....似曾相識
    是什麼港ㄋㄟ.........

    • Hualiener | 06/03/21 09:52

      嘻…這是在成功漁港拍的啦!
      又被魚腥味勳到了喔!要去記得找我ㄏㄚ…^^

  2. 周芙安 | 06/04/05 23:32

    花蓮在你的筆下
    美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騎單車漫遊馬太鞍濕地更是極佳的休閒方式
    終於找到適合我旅遊的交通工具了

  3. 灰耳 | 06/12/06 23:48

    馬太鞍溼地正在參加十大經典農漁村選拔,非常需要大家投票支持。
    請到活動網站 http://top10.swcb.gov.tw/ 投給編號17號的光復鄉大馬太鞍、大全、大興、富豐社區。

    拜託!拜託!請大家發動親朋好友投票支持編號17號的馬太鞍喔~

  4. jo | 08/07/31 20:47

    花蓮縣光復鄉的大富及大豐村,也很不錯的喔。大豐村已規劃無碳村,全村皆以自然及生態為主的村莊,值得一遊。內有向耕魚場-苦花魚(高山鯝魚的復育),蝴蝶館--蝴蝶的生態,螳螂館等...

  5. 花蓮租車 | 08/11/19 11:16

    馬太鞍阿美族朋友都很好客

  6. apple | 13/02/01 23:22

    請問由糖廠出發騎單車可以遊完整個馬太鞍嗎??請問馬太鞍過年時散客去有預約導覽嗎?大約須花多久時間?請問原野迷宮也是在附近嗎??

    • 版主阿義 | 13/02/03 00:38

      To Apple~
      1. 由糖廠出發騎單車,是可以遊完整個馬太鞍!
      2. 關於馬太鞍導覽的相關問題,可以上網查詢『拉藍的家』問拉藍,或『欣綠農園』問阿郎!
      3.原野迷宮已經是很多年的事,現在沒有囉!

  7. mark | 13/08/28 12:41

    你好
    我們想再馬太鞍區域放一個導覽圖

    請問妳們的地圖

    可以讓我使用嗎,我需要放置在馬太鞍溼地區

    謝謝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