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旅人誌

打開選項

卓溪》天籟.八部合音

又到了獵人的季節。
卓溪,這輩子總該留連幾回的好地方,
今年,我還想再聽一次「八部合音」,
我等著時間到了,回去卓溪。



藍天、白雲、秧剛綠,山谷裡有風。
很快!又一年了!
想起那年這個時候,我去了卓溪,
在那兒,恰逢布農族人的「射耳祭」…。

第一次看到獵槍,我震撼那劃破寂靜的槍響,
第一次聽到百人八部合音,我震撼那和諧的聲音,我感動不已,
第一次遇到捉豬比賽,我震撼那奮力向前奔跑的力量,
站在廣場上,腦海那一幕幕的震撼,讓我久久不能自已。
我甚至著迷,
布農人爽朗的笑聲,布農族人的逗趣話語,
布農人的敬天,布農族人的樂天,布農族人的慢活與自在。


(可點圖放大。)

射耳祭」是布農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典,
每年於農閒時舉行,大約在每年的四、五月舉行,
正好是小米結穗、準備豐收前的日子。

布農人向上天祈求豐收,用一顆虔誠的心,向天唱出最美的聲音,
聽了,心神忽然很寧靜,毛孔開始通暢,
我感受到——某種原生的悸動。
總覺得在這大山大水生活的布農族人,雄渾唱出的八部合音可以上達天聽,
這氛圍讓人覺得…世界太平。

這樣的遼闊聲音,
我想,也許就是所謂的…「天籟」!


(攝於花蓮南安遊客中心)


(攝於花蓮卓溪古風國小)

布農族「八部合音」小檔案:

(↑ 世界原住民廣電大會布農「八部合音」(祈禱小米豐收歌)表演,從影片1:20開始。)

大家常講的「八部合音」,其實指布農族人的「祈禱小米豐收歌」,
此歌在1943年,經日人黑澤隆朝錄音送至聯合國文教組織,
結果受到當時世界著名的音樂學者所注目,
視為人類珍奇罕有的唱法,這也是布農音樂蜚聲國際的開始,
也成為國外用來認識台灣原住民的指標。

布農和聲是一種追求和諧與圓融的動力過程,
在此過程中,每一份子必須以自己的聲音為本,
將有別於他人的聲音融入集體大和聲的主流中,成為積極貢獻的一份子,
參與的人要專注傾聽隨著聲流轉變調整自己的聲音,使集體的和聲確保在極度和諧的聲音,
布農和聲教人隨和,不固執己見,
這種休戚與共、聲息相應成為布農族凝聚的力量。


///

相關閱讀:
獵槍聲響(記:卓溪布農射耳祭)

留言

確定

  1. Catherine | 10/05/06 01:37

    那天我也去了卓溪的射耳祭,我是看你之前發佈的訊息,
    第一次看,第一次接觸,
    百人八部合音我真的有震撼到~
    謝謝你

  2. niua | 10/05/08 20:18

    台灣歌曲很多都祗是以單音呈現,能聽到發揮極致的八部合音,體驗音樂與人內心世界對幸福渴望所歌詠出真誠的祈禱聲,與西藏千年的佛教文化中的祈禱儀式似乎有些相類似的感受,然而這音樂文化出自於樂天知命的台灣布農族,是一件非常讓台灣人驕傲的事

  3. SOPALITV | 10/05/09 19:52

    以布農族為榮.........

  4. penny6 | 10/08/03 23:04

    請問大約幾月可以去現場聽這個好聽的天籟??

  5. 楊緲霧 | 10/08/09 11:30

    TO~penny6
    每年4月底,花蓮縣卓溪鄉會舉辦射耳祭,祭典上的重頭戲之一就是「八部合音」,是由鄉公所輔導的表演團隊擔任演唱。現在很多原民部落推展觀光,因而產生祭典表演化的現象,雖然「八部合音」也是射耳祭的節目之一,但是其內涵不會因為活動觀光化而受到影響,另外祭典上的活動很多是需要旁白解釋來讓現場的人了解(例如播種祭、除草祭等等),因為看不懂會覺得有點無聊,但是八部合音不需要任何旁白解釋,聽不懂也沒關係,純欣賞就好。台灣的布農族鄉鎮除了自己鄉鎮或各部落自行舉辦射耳祭之外,每年還會輪流舉辦「全國布農族射耳祭」,以今年5月份舉辦在台東縣延平鄉來看,我評估明年(100年)應該也是5月份,不過地點則換到花蓮的卓溪鄉。明年4月penny6可以打電話到鄉公所詢問,是否如期舉行。

    • 阿義 | 10/08/10 23:08

      謝謝緲霧,
      回答的真詳細!^^b

  6. 途客通 | 17/10/10 17:41

    挺有意思的

  7. | 21/08/31 14:25

    限管理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