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旅行》一趟看海的旅行/2016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下篇 16/07/30 20:09 . 分類/花蓮之外 . 1 « 承上篇 兩天後,來了台東, 從台東車站出發。 @台東車站 我坐在棚裡,海如往常般湛藍, 大鵬鳥靜靜地守護,安定靜好的生活想望。 @加路蘭/風搖蘭。 想起剛剛,從車站往十一號公路過來的景象, 今天台東的空氣裡只有炙熱, 路過的馬路揚起黃沙,舉目所及盡是它走後的痕跡, 尼伯特走後的第三週。 即便躺著、發呆著或放空, 這空間似乎告訴我們一些什麼。 @金樽/蝸居意思。 海很柔,太平洋幾近無風無波, 太陽下山後,整個悶熱罩了下來。 傍晚,在東管處本部的台地上, 有市集與月光海音樂會,來了不少台東居民。 @都歷/左│泡風景﹣寧靜的微觀,右│內在的探索,下│歸。 這一座座地景藝術創作,不是曲高和寡的存在, 可以走進來,坐下來看海,躺下來泡個風景、看光影移動,盪個鞦韆享受風…, 每個人可以親近的看待。 看著小孩們興高采烈爬啊爬地,很自得其樂在午後熱帶的氛圍裡, 大人們隨興而坐,彼此開心的聊天, 儘管這天氣悶得大家都大汗淋漓…。 是啊!東海岸的人們啊, 或許大自然的因素,有著一股無可救藥的樂天, 不管晴雨,總不忘「活在當下」的悠哉,怡然而自得。 --- 一大清早,被東海岸的朝陽喚醒。 第二天。 聽說,昨夜有下弦的月光海, 一整天下來的疲憊,已抵擋不過民宿溫暖舒適的床, 不過沒再錯過今早的杉原灣。 趕緊用手機拍下,並寫上, 「風災後的台東,還是很美! 支持台東的最好方式,就是親自走一趟台東。」 迫不及待地發佈到FB上。 果然,台東有九顆太陽, 日頭依然赤燄燄,不客氣的發威, 繼續十一號公路的移動。 @東河橋畔/光之殿。 不得不讚美, 那些,生活的、遙遠的、恆久近乎被遺忘的, 漂流木延續了生命, 現在是活靈活現的存在。 @小馬/停駐.休息的地方(Bahanhannan,阿美族語:很短暫的休息地方)。如果路過小馬,走進來坐一下,擦個汗,再啟程。 之於,靜靜地守護, 包含著現在的,那些曾經存在的人事。 一如白冷教會在小馬。 白冷會在台東,那是一大篇幅讓人動容的故事, 六十年前(1953年),瑞士白冷會選擇台灣最偏遠的台東傳教, 這些傳教士最終長眠在小馬天主堂後方, 關於這些足跡,搜尋看看。 這一趟, 不經意串起的,是海岸山脈的淡然, 是在這裡生活的人們骨子裡那份樂天知命, 還有,以此為家,一直都在的祂們。 我們在花東,不也都想守護些什麼…, 小時候那份屬於個人單純的想望, 進而,想守護自己身邊在乎的,乃至奉獻於人的, 對於生活、對於周遭環境、對於創作、對信守上帝的使命, 突然都明白了…。 生命回想起來,很長, 又其實這麼短。 唯有趨身前來了, 才明瞭了什麼東西被留了下來。 來一張「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地景藝術導覽地圖。 和官方版有點不同,就是簡單許多。 (可點圖放大) /// 備註: 1. 地圖簡化了,減少了複雜度。(開放工作室參觀這部份資料很多,請詳見官方網站。) 2. 沿途中,有開放工作室可供民眾參觀,週末開放,平日請預約。 3. 地圖加入了「石梯坪823藝術村」的標示。 (以上,由官方DM地圖修改,著作權屬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若有侵權請告知,請見諒! 相關資料請見官方網站:http://2016.teclandart.tw/) 留言1 *姓名:: 網站:: *留言如下:回覆悄悄話給版主 wen | 16/08/13 12:07 計畫一人出發台東,請問有推薦民宿嗎?? 回覆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