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其實我的阿美朋友這樣吃/野菜篇 18/12/13 21:52 . 分類/花蓮美食 - 美食篇 . 「旅行之中,我最大的樂趣,莫過於和保有傳統的人們一起生活。 這些人在微風中感受到歷史, 在雨水刷亮的石頭上觸摸到過去, 在植物葉子的苦味中品嘗著古老。」 ──Wade Davis,《生命的尋路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到了花蓮,你是不是也會覺得該吃一頓「原住民風味餐」? 風味餐通常是大山大海來的飛禽走獸游魚,又炒又烤又炸。 但,在花蓮十多年的生活裡, 發現身邊認識的原住民其實不這麼吃! (風味餐館的老闆們,請原諒我實話實說!) 他們總只是簡單料理, 鮮味也常常只有一匙鹽, 重點在「原」字上,嚐「原味」比風味重要! 花蓮前有無垠太平洋,後有連綿青山, 阿美族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食材幾乎完全取自大地,且愛吃菜多於吃肉, 這自稱「吃草的民族」擁有豐富且智慧的野菜飲食文化! 而都市人家的三餐, 一年到頭餐桌上幾乎是高麗菜、菠菜、小白菜、青江菜, 而據統計,阿美族常用野菜約有兩百多種以上,遍布山野海崖。 部落與城市在飲食習慣與料理文化的不同體驗, 來花蓮是最不能錯過的, 阿美族的「野菜美食」極度推薦,甚至建議一定要嚐! (嗯,好吧!說飲食好了, 些許野菜或苦或澀,對一些人堪稱不是美食。) Q:到底怎麼吃? 生命力旺盛的野菜,是最純粹的原味, 一般都只是清炒, 鮮味常常也只需一撮鹽便是。 不過,阿美族還有經典吃法就是煮湯~「野菜湯」, 而野菜湯裡通常不只一種,要「八菜一湯」的吃法, 也就是把所有野菜都參在一起煮成大鍋湯。 聽過阿美族的「八菜一湯」嗎? 乍聽之下是像辦桌一樣有八種豐富山珍海味輪番上桌, 但其實是把採集到的七、八種野菜煮成一大鍋湯, 這「野菜湯」簡單卻也是最能享受野菜原味的烹調方式! 而大部分的野菜,大多具有苦澀味, 加些肉類的油脂來潤味, 馬上就會變成清爽好喝的野菜湯。 阿美族人是擁有豐富野菜智慧的民族, 在一叢叢旁人認不清的綠意中,隨手一摘就是一大把野菜, 信手捻來,晚餐隨即有了著落。 Q:野菜?是哪些?請舉個例。 阿美族人是擁有豐富野菜智慧的民族, 在一叢叢旁人認不清的綠意中, 隨手一摘就是一大把野菜,晚餐隨即有了著落, 這些在鄉間田埂、空地常見的「野菜」, 由於環境適應力及病蟲害抵抗力強, 沒有農藥殘留疑慮,而且營養豐富,可說是現代人的健康蔬菜。 來花蓮,我最常遇到的野菜就是「龍葵」, 阿美族人叫做「大頭根」(tatukem)的這野菜,常拿來煮湯, 後來知道,原來是小時候聽老一輩常說的「烏甜仔菜」, 有聽過所以印象很深,而且你一定在路邊看過! 還有, 整株布滿了尖刺的黃藤,去了皮的「藤心」是待客珍饈, 雨後地上冒出的葛仙米藻(雨來菇),灰暗軟爛卻有美名「情人的眼淚」, 葉緣如刃易割傷人的五節芒, 在阿美族的食物下,只見剝皮後白嫩可口的「芒草心」, 而叫做「喇舌」的箭筍、夏天才有的「巴基魯」(麵包果), 是我的旅北阿美朋友朝思暮想的家鄉好物, 而山蘇、過貓、秋葵, 現在都市的餐廳裡也能吃到了。 (讓人叫苦連天的輪胎苦瓜,吃過的人絕對從此印象深刻。 不過輪胎苦瓜是野菜湯回甘苦味的主角之一。) Q:可以去哪裡吃? 在今日很多阿美族的野菜如山蘇、過貓、秋葵, 已是都市裡餐廳的美味菜餚, 所以在花蓮,當然可以吃到更多! (吃什麼野菜?照片上就是常見的野菜。) 不少攤位將野菜整理擺了出來,還標示了菜名,任君挑選, 這些菜應該與都市的市場裡看到的,是迥然不同。 Q:想自行烹調,可以去哪裡買? 一大早的新城北埔「新秀地區農會」前,光復的第一市場, 或是「重慶市場」重慶路週邊、「仁里市場」, 到了傍晚,福建街南下過了橋的「東里十一街與六街路口」, 壽豐天橋下、吉安的「黃昏市場」。 近年花蓮推廣栽培,不僅產地吃得到, 現在花蓮一般市場也看得到買得到。 (黃昏市場西邊入口進來的原住民野菜區。) (東里十一街與六街路口,到了傍晚有野菜可買。) (2019/08/31拍攝。) - 其實我的阿美朋友這樣吃: 思鄉篇漬物篇 野菜篇吃藤心 tags:原民美食 花蓮美食 東大門夜市 留言 *姓名:: 網站:: *留言如下:回覆悄悄話給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