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事》寫在11月(2006~2011) 11/11/29 13:10 . 分類/那些年的青春紀事 . 29 是啊!十一月。 「花蓮旅人誌」開始於2005年11月, 每年這時候,都會在這篇寫上一段, 也看看以往寫的,也滿足我這個愛回憶的個性。 》2011/11/29 終於,十一月最後兩天。 在花蓮與台東交界的「池上」伯朗大道旁的一家小咖啡館, 品嚐了一杯在地台灣咖啡和一份鮮奶餅乾, 然後坐下來,吹風。 這一年去了不少地方,是個忙碌的一年, 很充實!也漸漸發現自己快忙不過來, 不過忙歸忙,你可能還會發現, 我還是可以偶而發布一篇部落格文章, 或在Facebook短短的時間裡,偶而發個牢騷,偶而還會轉貼個關於花蓮的消息…。 「在花蓮,還這麼忙?」你說。 應該說,原來可以這麼忙!這些忙碌是讓人開心的, 讓自己這樣的忙碌,因為這樣生活的步調讓人喜歡…。 在池上路上,我看到一張旗幟, 「朝著慢的方向去旅行。」 是啊!慢與忙我總認為並不衝突, 慢是生活態度,但忙是每個人生活步調的那一把尺, 只要自己投入,非常喜歡這樣的步調就行了,不是嗎? 這一年我看到, 原來在花蓮有許多人,不單單只是買塊地,做民宿,原來還有許多事可以做! 賣豆腐、賣菜也好,在小巷裡開個只有十個位置的小店也好, 原來只要有想法,不用資本粗,不會有人嫌你店小, 在社群裡,在網路裡,在花東口耳相傳的話語裡,都能被看到…。 - 今年還真是社群罩頂的一年, 相信許多人是在「花蓮旅人誌.Facebook粉絲專頁」看到這些訊息, 我蠻喜歡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的順序,這不同於部落格直線的生命律動! 喜歡這樣的生活步驟, 一個「花蓮」,寫了六年,卻怎麼也寫不完!且越來越有趣、越忙碌! 很高興「花蓮旅人誌」一直扮演著發聲這樣一個角色…。^^ 「寫在11月」過去紀錄: 》2010/11 (展開…) 》2010/11(縮回…) 「這塊石頭是沖毀我家土石流裡的一塊, 我把它帶來,不是要怪這些土石流,是要和它對話, 土石流為什麼會把我家摧毀,是因為我和大自然好久沒有講話, 而這些石頭是來提醒我的。」 這是前陣子,應「新聞局地方新聞處」邀請,與一些新聞媒體朋友、社區工作者們, 在阿里山特富野的八八風災重建區,聽了這番語重心長的話, 適逢蘇花公路柔腸寸斷的時候,我聽到這樣尊重大地的論點, 「還有什麼方式,讓花蓮知道這樣的想法?」 我想起了花蓮。 - 今年去了阿里山, 還去了花蓮南端的原鄉「卓溪」,一個連花蓮人都很少踏足的地方, 與「卓溪鄉公所」配合一連串的原鄉旅誌探訪, 也參與了「壹週刊」、「旅人誌Traveler」等雜誌對花蓮的美食專訪, 讓花蓮的美食有了與網路不同的呈現與推廣, 還為「工研院」的月刊寫了一篇花蓮夏日消暑提案, 慢慢地,開始有政府機關或新聞媒體與「花蓮旅人誌」接洽,有了接觸, 就這樣,這一年做了一些事,認識了不少各行業的朋友…。 是啊!第五年的「花蓮旅人誌」大膽的動了起來! 眼尖的網友相信還會發現, 發現在FACEBOOK上,有了「花蓮旅人誌.粉絲專頁」, 像朋友似地想轉達給你花蓮消息, 從花蓮捎來的訊息現在更即時、更容易了。 而受民宿業者好評,且被花蓮的旅人們形容為必索取好物的「美食地圖」, 現在也有另一種形式存在, 結合在地產業資訊,我們努力讓她是一份好看的花蓮紙本刊物。 還有,我們漸進式地建構一個較有商業氣息的花蓮旅遊網站–「花蓮玩樂誌」, 提供花蓮業者們一個展示平台,也試著給來花蓮的旅人一些旅遊行程建議, 或許這是一種商業手法, 但相對地,我們盡可能想讓「花蓮旅人誌」現實的營運問題無後顧之憂, 這「花蓮玩樂誌」的出發, 也盼喜歡「花蓮旅人誌」的你,給我們指教與建議,還有支持。 有些管道想建立,進而相結合, 除了盡所能地提供一些實用的花蓮資訊, 但更重要的一點, 我還想讓各地更清楚地聽到不同於主流的花蓮聲音, 像我在重建區聽到的那番話。 確切地肯定這一年踏出去的改變, 不過有一點是不變的, 「花蓮旅人誌」仍舊繼續堅持著這份暖暖感覺,繼續著當初的初衷…。 也期盼大家給我更多想法! 謝謝坐在電腦前的您, 一直支持著「花蓮旅人誌」,謝謝你們! 》2009/11 (展開…) 》2009/11(縮回…) 九年前的某一天,退伍後半年,人在台北, 基於某個理由,在農曆過年前辭掉了工作, 還在煩腦下一個工作沒有著落。 「要不要來花蓮?」 電話那頭傳來半年沒有聯絡的聲音,一個當兵時的原住民學弟, 剛退伍,搭軍艦從外島回來,剛踏上台灣土地就打來, 他要殺豬辦個退伍宴。 我記得,那是大年初二,買不到任何火車票的情況下, 我排上後補的飛機,飛往花蓮, 那天,飛在一萬英呎高空,意外晴朗的天氣,改變了心情…。 當機長廣播準備下降花蓮, 緩緩而下,塞滿我眼簾的是大海和大山, 我看傻了。 傻傻地,一來花蓮就三個月過去, 我回台北的租屋處,決然地把所有的家當搬了過來, 開始住到花蓮,開始我的人生旅行…。 「呵~我一直在旅行。」 寫了四年,不長不短, 用當初的心情,紀錄花蓮和生活,一直沒變, 每當這時候,從這兒翻閱從前,大家和花蓮都一直在變化, 變得和三年前六年前九年前不一樣, 讓人回想起當年那種單純的感覺。 「就是這樣的海!」 原來,已經過了好多年…。 》2008/11 (展開…) 》2008/11(縮回…) 「花蓮旅人誌」滿三週年, 沒想到玩玩寫寫就這樣三年。 「最近你在忙什麼?」 「你怎麼有那麼多時間玩?」朋友好奇地問,但我支吾, 我知道你們想從我口中聽到我工作的努力,我應該賺了多少錢, 然而我比較想告訴你們,我去了哪裡! 這樣才會感覺你走進了我的人生…。 「努力賺錢!等老了過個好日子。」從小到大周圍的人都這麼說, 從小就覺得怪,說不上來(可能我頭殼壞掉)…。 為啥要等到老?現在就不行? 我並不是每天都在玩耍, 我有著愛玩、冒險,甚至流浪的性格, 但我常說賺錢夠了就好,我的人生還有好多好多想法,不只是賺錢而已, 我很清楚我要的,非常率性且獨裁、不假思索、獨立自主…, 我忠於生活,如此而已…。 * 最近喜歡大冰的歌,附上《背包客》一首。 》2007/11 (展開…) 》2007/11(縮回…) 《花蓮旅人誌》的二歲了, 要對正看這文章的你,說說這一年來的感受, 點滴心頭,才是真的。 這樣寫寫拍拍的花蓮山與水、人與事, 寫著寫著,也二年了! 在網路上,與來來往往的人群擦身而過,不也是一種生活的足跡, 「花蓮旅人誌」有帶給你一絲的不同,讓您因此駐足嗎? 能讓準備來花蓮玩的您有一些些幫助!那麼就夠了!不是嗎? 對於「花蓮旅人誌」的未來,我依然還是有很多的期待, 我依然會繼續加熱這個網站, 維持老朋友在這裡形成情誼的機緣…。 現在,午後三時,你在做什麼? 來花蓮走走吧。 東北季風漸強,天涼了! 這時中橫「綠水-碧綠」、萬榮「紅葉」,已滿滿豔紅… 再過一些時日,縱谷裡也將是滿滿的油菜花與波斯菊, 中橫山區時而霧氣瀰漫、偶而下雪, 花蓮的冬天,有著不同的顏色。 願每個人平安喜樂~ 》2006/11 (展開…) 》2006/11(縮回…) 光輝十月過去了,一年了! 謝謝許多人一直支持著【花蓮旅人誌】。 十一月算是個紀念日吧! 「花蓮旅人誌」公諸於世的周歲紀念(2005/11/07公佈), 寫著寫著,竟會讓我如此堅持下去,甚至變成生活的一部份。 這些日子以來,感謝你們的留言或E-mail給我, 總讓拖著疲憊身軀回到家的我, 打開電子信箱,都能收到來自遠方的問候,倍覺溫馨! 甚至讓我分享你們在花蓮的旅遊心情點滴與美美照片,謝謝這些朋友們! 但總不能即時的回話給你們, 而讓您久等了,真是對不起! 更謝謝在我周圍、一起上山下海的這群朋友…。 2005年11月7日,「花蓮旅人誌」開始第一篇文章, 寫著關於花蓮的一些人、事、物。 留言29 *姓名:: 網站:: *留言如下:回覆悄悄話給版主 AIR | 06/11/04 03:02 一年了~ 回首這又一年,在看到你為首頁編輯出來的照片 大家都是點滴 湧上心頭 加油! 這裡記錄了我們深愛的花蓮 我們的努力 我們的心血 我們的期許和願景~~~~~~~ 回覆 | 刪除 Ryan | 06/11/04 14:52 請繼續加油... 回覆 | 刪除 PP | 06/11/04 16:34 這裡是我每天要來巡一下的好站, 算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囉。 恭喜&加油!! 幫你加持!!!!!!! 回覆 | 刪除 買買氏 | 06/11/06 13:07 恭喜你耶!每次去花蓮都是靠你的網站,花蓮也因為你而讓更多人看見她的美麗, 能獲選真的是實至名歸! 回覆 | 刪除 sandy | 06/11/07 14:27 11月7日 是和先生相戀第14個年頭 也是我第一次造訪貴網站 更巧的是我們也剛從花蓮玩回來 我想這就是緣份吧~cc 繼續加油哦! 恭喜你,也恭喜自已^^~ 回覆 | 刪除 枝燕 | 07/01/18 11:37 我打算農曆年初一~初三到花蓮玩 決定之後,打電話訂房卻到處客滿.... 只好請花蓮的朋友幫忙找民宿代訂, 她很熱心,親自去找去看...我喜歡這種人情味 無意間看到這個網站,真得很棒! 版主您一定也是個熱心的花蓮人 回覆 | 刪除 yuli | 07/11/03 23:18 午後三點我正在都市叢林裡晃 忘了花蓮的山 也忘了花蓮的水 回來看到二次入圍的佳音 一句話:恭喜囉 希望能更上層樓抱個大獎回 祝福 回覆 | 刪除 Kelly | 07/11/04 15:06 其實我只去過花蓮一次.在七年前.. 七年後的現在.我正在為去花蓮旅行做準備時 意外的發現這個網站.. 網站中每一張相片.每一道風光.每一篇文誌 深深的打動了我 雖然我不是花蓮人 但我能感受到遊子思鄉的情懷 花蓮能有這樣的網站做介紹 真的是很棒的事!! 看過太多的網站以營利為目的在介紹 但這裡真誠地紀錄花蓮的美.. 11月中就要前往花蓮了 我也想坐著藍皮普快 重新認識秋天風情萬種的洄瀾 加油!這是一個很棒的網站! 在我心中.這個網站不僅是入圍.已經是第一名了! 回覆 | 刪除 阿義 | 07/11/10 01:16 To Kelly~ 看了你這番話,點滴在心頭, 也許這樣的站能有你的賞識,就夠了! 由衷感謝,真的謝謝你! 刪除 高雄ivy | 07/11/07 10:56 讚~啦 居然還有這種評鑑 那ivy無意中也是有品味的囉 雖然沒有每天來視查 但全力支持阿義先生 回覆 | 刪除 阿義 | 07/11/10 01:17 To ivy~ 謝謝你,有空在找個時間來花蓮玩喔! 刪除 M42 阿伯 | 07/11/17 01:33 老實說 會在十月初一個人從北橫轉蘇花公路繞一圈 就是因為貴站 住了柚子家 又吃到九號 很棒的回憶 可惜跑了兩次沒有吃到那個酷老闆的羹 留到下次吧 加油 回覆 | 刪除 flower | 08/03/14 11:44 阿義你好 我是花蓮人 大學畢業後回來工作 我愛這片土地 昨天才發現你的blog 看了大受感動 謝謝你為花蓮紀錄的一切 要繼續加油喔!! 回覆 | 刪除 | 08/11/05 08:24 限管理員瀏覽. 回覆 | 刪除 | 08/11/05 14:09 限管理員瀏覽. 回覆 | 刪除 ^^ | 08/11/05 16:30 3歲了~生日快樂! 回覆 | 刪除 雅雅 | 08/11/09 12:09 你好~看了你的感想我也有這樣的想法耶 人為什麼一定要等到老才玩ㄋ 世界這麼大人生這麼短一定要好好把握時間 把它看個夠不是嗎 繼續加油我也是喜歡花蓮的支持者喔~ 回覆 | 刪除 阿肥 | 08/11/29 16:09 為了十二月的花蓮行 無意中連結到著..... 我想這網站就告訴我花蓮的一切 讓我去到那可以盡興的完 很不錯的網站 期待花蓮山海行 回覆 | 刪除 | 08/12/04 16:24 限管理員瀏覽. 回覆 | 刪除 1169巷的小孩 | 08/12/30 19:12 因為有這裡的存在及努力,才讓我們知道花蓮的美及靜 我喜歡花蓮,因為她的美深深吸引我 一年總要到花蓮兩趟~~~花蓮加油~~~ 回覆 | 刪除 呆瓜 | 09/11/07 15:54 我們都以這樣的心情留在花蓮 加油 別讓大家用衣樣的眼光來看待花蓮 我們留在這裡 用我們自己的理由 不是逃避 是用負責任的態度對待自己 回覆 | 刪除 布雷 | 09/11/07 21:08 花蓮的土黏 海黏 天黏 山也黏 就 決定一輩子被她黏著吧 人家有有希臘藍 我們有花蓮天空的藍 花蓮山巒的翠綠 我和妻子的身份證開頭是E和V 孩子成為了U 謝謝你 讓花蓮更美 回覆 | 刪除 wen | 09/11/09 10:39 *〔「最近你在忙什麼?」 「你怎麼有那麼多時間玩?」朋友好奇地問,但我支吾, 我知道你們想從我口中聽到我工作的努力,我應該賺了多少錢, 然而我比較想告訴你們,我去了哪裡! 這樣才會感覺你走進了我的人生…。 「努力賺錢!等老了過個好日子。」從小到大周圍的人都這麼說, 從小就覺得怪,說不上來(可能我頭殼壞掉)…。 為啥要等到老?現在就不行? 我並不是每天都在玩耍, 我有著愛玩、冒險,甚至流浪的性格, 但我常說賺錢夠了就好,我的人生還有好多好多想法,不只是賺錢而已, 我很清楚我要的,非常率性且獨裁、不假思索、獨立自主…, 我忠於生活,如此而已…。〕* 因為過完年要來一趟花東之旅..就逛到了您的blog 看到這一段..心有同感..又有一個同伴耶 是啊..人生不只是賺錢而已..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要體驗.. 所以我們也改變了生活..... http://tw.myblog.yahoo.com/woodcooper-coffee 有空到台南來玩時 請到我們店來走走...互相交換一下生活心得喔 回覆 | 刪除 維尼 | 09/11/11 00:00 版大你好..想請問你在太魯閣裡中餐怎麼解決?? 回覆 | 刪除 阿義 | 09/11/16 10:17 To 維尼~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裡, 可以用餐的地方只有太魯閣管理處及天祥小販, 從山下帶些餐點上山也行喔! 刪除 Jessie | 09/11/11 08:36 瀏覽這網站應該也有三年了 每回的文章都讓我很感動 其實 感動是來自於認同 「努力賺錢!等老了過個好日子。」 為什麼要等老了呢?現在不就在過好日子嗎? 大家都說「沒錢」 其實只是「沒有很有錢」 羨慕你剛好有這樣的機緣到花蓮 回覆 | 刪除 Halu | 09/12/26 22:47 14年前離開花蓮,異居他鄉;7年前正式遷籍異鄉.....文字上、法規上我告別了花蓮, 我僅能在你部落格上,重溫我美麗故鄉的一點一滴......... 回覆 | 刪除 阿呆 | 10/12/08 01:13 真是太讚的網頁了!!忍不住要上來給您一個鼓勵,多虧了這個網站,讓我對花蓮更熟悉不少!!太棒了,謝謝~~ 回覆 | 刪除 Jessica | 10/12/28 17:55 花蓮的歷史,成長的過程,因為大家有愛的付出,也熱情的停留,讓這片後山靜地得以捉住每個人的流金歲月。 回覆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