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和仁.卡那崗 08/10/13 14:35 . 分類/北花蓮_太魯閣 - 秀林鄉 . 10 那天,將人一直往路旁靠,閃躲一輛緊逼的砂石車, 看見了一根柱子,想起已經遺忘很久的一件事, 一個地方,卡那崗。 兩年前,留言版第224篇旅人留言, 葉子 --06/09/27 01:27 所留言如下: 『請問版主~~ 陳昇有一首歌"卡那岡"是在花蓮的哪裡ㄋ~~ 想去看看他所說ㄉ那個小漁村~~ 煩請版主說明囉~~謝謝』 我回答說, 『哇!你這樣一番話,今晚我又重翻陳昇的歌,難忘的感覺! 而新寶島康樂隊專輯的「卡那崗」, 指的是花蓮通往宜蘭,蘇花公路上的「和仁」,在有著大煙囪的和平發電廠之前! (「卡那崗」在太魯閣族語是道路崎嶇的意思, 形容這段路的情形,這段路的海灘很漂亮喔!) 讓我想為卡那崗寫篇文章了! 有可能的話,我會拍幾張照片放上來的, 而在ELLE雜誌附的CD的陳昇那段口白,真的道盡花蓮的生活! (嗚嗚!不知誰還有這片CD…強力徵求中!) 謝謝你,葉子~讓我今夜很陶醉…。』 我還跟葉子一言為定,要寫一篇「卡那崗」, 但就這樣一晃眼過了兩年…。 卡那崗、卡那崗、卡那崗,我喜歡這樣子叫著她, 感覺上好像是叫著一個很美麗、很美麗的女孩子的名字。 卡那崗是花蓮的一個靠海的小村莊,有一年的冬天,我一個人跑到那去。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去,可能是冥冥之中我跟卡那崗有一個約定。 我在那一天的清晨躺在卡那崗的油麻菜田裡仰望著天空, 那是我看過最藍最藍的一片天。── 陳昇 是啊!我來何嘗不是,冥冥之中我跟卡那崗有一個約, 然而,現在叫「和仁」的卡那崗, 位在盡是呼嘯而過的砂石車,揚起滿天塵土逼著你緊靠著馬路的護欄走的台九線旁, 土灰土臉的模樣,讓人更覺得卡那崗只不過是蘇花公路上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 混搭著鐵皮屋與波浪板的村落,巨大輸送帶成了這裡的獨特景觀, 初到此地,會讓你重重地錯愕與失落…。 (↑ 和仁隧道旁望和仁礫灘,這就是卡那崗,而這長長的輸送帶是和仁的印象之一。) 我常常在想,我們是不是都太著急去尋找一個答案, 我們都忘記了我們身邊其實就在不遠處,有很多很多很美的人、事、物, 我們應該跟全世界的人說,讓我們一起停下腳步來, 我們躺在草原上,平躺在油麻菜田裡,或者我們就躺在家裡的客廳的地毯上, 讓我們暫時停下腳步,讓我們去尋找, 讓我們去尋找那原本就是屬於我們的,最美的事物。── 陳昇 「卡那崗,有一片美麗的沙灘。」 卡那崗,像個蒙上面紗、美麗但寂寞的女孩子, 沒有太多的人潮,卻有喧囂的車流的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邊界上, 往海走去,沿著下海步道而下, 不矯作的自然素顏,流露海岸原始的風味, 海濤有序地一擁一退,各種顏色的礫石翻滾其中、彼此琢磨,沙沙好聽, 在這裡聽濤看浪,是一種享受。 往山望去,先是密麻的鐵路站場外加好大一座水泥礦場, 伸出一條輸送帶活像隻八爪章魚,沿著河床往山裡去, 經過了卡南橋,在山邊蓋起一座座水泥工廠廠房,背後是漸禿的山壁…。 潮來潮往,兩樣心情, 行經這兒,你是不是也緊踩油門,匆匆地疾馳而過? 在還來不及認識她,就已遠離…。 不知葉子來過了沒有? 『拼死拼活是有什意義 世間冷暖可比一齣戲 阮攀山過嶺要找這個樂園 如今不願再離開 卡那崗的雞啊 鳥啊 肥又美 溪水彷彿姑娘的髮絲 卡那崗的姑娘真正有美 都讓阮不捨離開伊身邊…』(卡那崗 詞曲/陳昇) 在自己的生活裡, 有沒有讓你「如今不願再離開」的卡那崗呢? 卡那崗等待一雙真摯深情且包容的眼, 可以把眼睛笑成燦爛的彎月, 然後跟她說:親愛的,我不會走了, 因為這裡就是我最後要待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你經過卡那崗,請記得要放慢你的腳步。 如果有一天,你經過卡那崗, 請你幫我跟她問好......── 陳昇 * 以上陳昇口白出自《Bobby's Talk About Man and Woman》 [ELLE CD Oct. 96'] (現在YouTube上,有好心人士收錄了!真心感謝~) 2019再訪 於和仁站下車,決定往北, 越過卡南橋,往前方的「和仁部落」,約一公里路程, 聚落就在公路旁,沒幾戶人家, 避開來往不斷的砂石車,緊依著公路邊前行。 (仰望飛田盤山,山麓下就是和仁部落。) 「和仁部落」倚著飛田盤山山麓, 混搭著鐵皮屋與波浪板的村落,土灰土臉的模樣, 隔著蘇花公路,面向海。 關於那片藍,已來了幾次都作罷, 決定向當地居民再問一些。 (立於公路邊,原本開車經過都會看到「卡那崗」三個銅字,現已消失無蹤,這角度看清水大山一覽無遺。) 前方公路邊的小空地,站在這兒可以回望整個「和仁車站」站體, 電氣化後,海灣已經消逝在那些繁複背後, 企圖展望到這塊土地的一絲活力, 這時海面波光粼粼而絢爛的讓人迷惑。 再往北走,路勢漸上,走一小段就大汗淋灕, 在小土地公廟前稍作休息, 正期待那一片藍。 (本段主文寫於花蓮藍,和仁車站。) 和仁(卡那崗)小檔案: 由台九線北上,走蘇花公路可經和仁(舊名「卡那崗」,清代時稱「大清水」),過了卡南橋便離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界址碑處設有休憩區與「和仁下海步道」,步道約200公尺可下至海灘,此處沙灘為主,礫石灘只有小區域,仰望高大巨石、峭壁,甚為壯觀,並有侵蝕形成的峽縫,引人好奇。 留言10 *姓名:: 網站:: *留言如下:回覆悄悄話給版主 撈 | 08/10/13 21:59 我一直感覺到花蓮如果多幾個像你這樣有感情的人 花蓮一定會比現再更可愛一百倍 更令人羨慕一千倍 當然得先剔除官僚~~~~~ 回覆 | 刪除 jacky薛 | 08/10/15 11:24 以前每次看完文章,總是在羡慕中帶著幾分無奈, 何時才有機會去享受這一片世俗外的寧靜. 你說的對! 從自己身邊出發,發現! 回覆 | 刪除 Jessica | 08/11/04 11:10 原來我每次經過的水泥輸送帶那裏就是「卡那岡」,雖然現在更名了,但是以後我路過時會撥空停留下來,感受這裡曾經讓陳昇這位性情中人,感動的地方,動情的小村落。 回覆 | 刪除 joyce | 08/12/08 16:27 我被這首歌給迷住ㄌ 看到你所描述後不由得想起 有一年開著夜車經過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居然拋錨 到了天亮等著拖吊 也沒心情欣賞 原來就是它 回覆 | 刪除 hanks | 09/09/18 14:19 剛剛同學傳給我這篇文章~ 突然又想起十幾年前唸書的時候, 那時候在準備聯考~又剛剛好失戀~ 這張ELLE的紀念專輯就一直陪伴著我, 我還跟朋友說我想去花蓮的卡那崗, 在那邊聽著這張專輯享受著孤獨、品味著寂寞, 真的好懷念那段陪我度過得青澀歲月, 謝啦~親愛的傑哥~ 有需要這張專輯的朋友, 有機會我會把他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回覆 | 刪除 小懶 | 09/09/25 23:03 在自己的生活裡,有沒有讓你「如今不願再離開」的卡那崗呢? 卡那崗等待一雙真摯深情且包容的眼, 可以把眼睛笑成燦爛的彎月、然後跟她說:親愛的,我不會走了, 因為這裡就是我最後要待的地方。 這幾句話讓我有些許感動又有些許愁悵! 回覆 | 刪除 Apo | 10/06/29 11:03 請教阿義: 匯德步道因颱風來襲而遭破壞, 不知修復了嗎? 蘇花段還有其他下切到海岸邊的步道? QQQ! 回覆 | 刪除 JOHNNY | 11/08/20 08:13 太讚了 給你一百個讚讚讚!!! 回覆 | 刪除 鬼來了. | 12/06/18 01:27 我也很愛花蓮的呀.. 甚至於在台灣各地工作久了,我好想回花蓮去工作. 但是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就是, 我要作什麼???? 回覆 | 刪除 Stanley | 16/03/31 01:04 可是我不知道陳昇說的油麻菜田在哪裡? 回覆 | 刪除